美女一级免费毛片-美女一级一级毛片-美女一区二区三区-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岛国大片在线-岛国大片在线播放免费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聚焦

【人民日報】北斗——遠在天外,近在身邊 | 媒體聚焦
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03日 編輯:新聞中心

  編者按:12月2日,人民日報科技版專題報道了北斗人秉承新時代北斗精神,將北斗系統建設為“國家名片”的奮斗事跡。文章介紹了中國電科網絡通信研究院研發團隊讓“衛星短信”走進千家萬戶的科技攻關歷程。

微信圖片_20241203085541

  前不久,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五十九、六十顆北斗導航衛星。該組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后發射的第二組中圓地球軌道衛星,也是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后一次發射。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斗系統”)是我國著眼于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經過多年發展,北斗系統已成為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的重要新型基礎設施。

  從北斗一號、北斗二號到北斗三號,從雙星定位到全球組網,從覆蓋亞太到服務全球,自1994年工程立項,北斗系統已走過波瀾壯闊的30年。

  30年來,全體北斗人秉承“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踐行“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發展理念,將北斗系統建設成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

  “讓‘衛星短信’走進千家萬戶”

       龐大精密的北斗系統除了由衛星構成的空間段,還包括由測控系統、運控系統等構成的地面段,以及各類終端及應用系統構成的用戶段。 

  鄭曉冬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網絡通信研究院的一名正高級工程師,從事北斗導航地面系統建設20余年,他率領團隊自主研發出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北斗民用短報文通信平臺。

  

微信圖片_20241203085548

  從功能看,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僅能無源定位,因而用戶只能知道“我在哪”。北斗用戶則不同,不但自己知道“我在哪”,還能告訴別人“我在哪”“在干什么”。當遭遇突發地震、海上遇險,在其他通信手段失效的情況下,北斗短報文通信可以成為人們傳遞求救信息、拯救生命的關鍵保障。

  鄭曉冬帶領團隊相繼攻克了微弱信號捕獲及跟蹤、高精度同步等多項技術難題,取得一系列創新突破,使得北斗三號在全面兼容北斗二號系統短報文通信服務的基礎上,信息發送能力提升到一次1000個漢字,極大提升了短報文系統服務能力,為短報文的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

  “讓‘衛星短信’走進千家萬戶。”為此,鄭曉冬團隊還創造性提出了將北斗短報文置入智能手機的理念。一臺手機,如何與太空中的衛星直接建立連接?

  “這需要產品在非常小的體積下還要具備大功率發射和高靈敏度接收的能力。”鄭曉冬和團隊攻克高靈敏度快速捕獲、射頻基帶一體化設計等核心技術,研制出全球首款低成本低功耗北斗短報文消費終端芯片。

  研發歷程并非一帆風順。鄭曉冬回憶,有一次團隊聯合手機廠商搭建手機測試環境,開展實際測試時,調試始終不成功,大家非常焦慮。此時,團隊核心成員王曉玲提出了一個想法——對多個城市進行北斗衛星信號測試,通過真實的測試數據分析問題、優化性能。這個思路得到團隊認可,大家克服困難,短短一個月內就完成了百余個城市的北斗衛星信號測試,依靠這些寶貴的測試數據,制定了整體解決方案,解決了所有問題。

  “如今,通過將短報文芯片置入手機,使手機能夠在沒有地面移動網絡情況下具備與外界緊急通信的能力,這樣的手機可以廣泛應用在遇險報警、應急救援、災害指揮、海上作業等場景。”鄭曉冬說。

  北斗遠在天外,應用近在身邊。目前,全國已有超過2500處水庫應用北斗短報文通信服務水文監測,搭載國產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的共享單車投放已突破1000萬輛,支持北斗短報文通信功能的手機已發布。北斗系統正全力賦能各行各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時空基石和重要引擎。  

  根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發布的規劃,要在2035年前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瞄準這個目標,北斗人一直在路上。

打印 關閉